通用能力测试 | 

General Ability Test

测验介绍
通用能力倾向测试考察的是受测者的基本能力,是从事一切活动都需要的一些能力。包括数学运用能力、演绎推理能力、图形推理能力、言语理解能力、资料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。
通用能力对于工作绩效有一定的预测作用,如问题解决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;演绎推理能力是逻辑思考能力的基础。然而,一个人的成绩并不仅仅取决于通用能力,还受到情绪、动机、人格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。一个人的通用能力高,意味着他有可能做出更好的成绩;而通用能力低,则意味着这种可能性较小。
人们的通用能力应该从六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考察,包括数学运用、演绎推理能力、图形推理能力、言语理解能力、资料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。

 

理论基础
通用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都必须的能力,具有内隐性特点,但能够通过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行为表现反映出来,这为测量通用能力提供了可能,确保了通用能力的可测性。此外,通用能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,在不同环境和时间段中都能表现出一贯性,这为测量通用能力提供了准确性的保证。基于这两点,通用能力是可以进行测量的。
通用能力测验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心理学先驱们对一般能力(智力)的测量。20世纪初比纳对一般能力(智力)进行了先驱式的测量,开发了世界上最早的比纳智力量表。之后心理学家不断对该量表进行修订,形成了比纳-西蒙智力量表、斯坦福-比纳智力量表,再到后来的韦克斯勒智力量表,对一般能力的(智力)的测量越发精准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,美国使用陆军普通分类测验进行了大规模的智力测验,随后智力测验在学校管理中进行了广泛应用,用于对学生进行分类。目前,智力测验是心理学应用领域中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,这些已成为通用能力测验开发的理论背景。

 

测验用途/测验目的
通用能力测验的主要用途包括:在人员招聘、选拔、任免等决策过程中为相关人员的通用能力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。

适用人群
通用能力倾向测验适用于校招人群、企业中的基层和基层管理人员。